今年快過去了,展望2019年,諸多不確定性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例如英國脫歐在第一季底、中美貿易戰可能在4月1日重新展開、美國減稅及庫存狀況在第一季都會被透支,投資人還是小心為上。
川普上任後最大財經政策就是稅改,這對股市有極大助益,因為S&P 500大企業中有過半數是跨國企業,趁著稅改一次性將累積多年的海外收益匯回,根據彭博社預估,此至少貢獻了美國經濟成長1/10的增幅。
此外,趁著中美貿易戰空檔,美國各台北開公司推薦大企業紛紛選在今年還沒調高稅率前補足庫存,可以觀察到美國存貨周期從5月之後就一直居高不下,這和稅改一樣,都是一次性的強效,而且已經透支了未來一段時期的需求,這二大因素明年一定會消退,設立公司流程美國經濟也勢必會跟著走低。
另一方面,今年與去年未大幅升息之前,企業的舉債成本低,加上美元還沒有大幅走強,所以很多企業選擇發債來充足現金或實施庫藏新北市會計師股,有利股價表現。但發展至今,美元已經變貴(還債成本變高),舉債成本也因升息而提高,市場已經很少公司發債,或是說大家已經在前2年備好現金,做好冬眠準備了。
中美貿易戰 恐難和解
或許有投資人會問,現在貿易戰不是推遲了90天嗎?雙方也互相釋出善意,如果川普和習大上演大和解,股市還不狂漲?
會計師推薦的特質就是細心,你可以數學不用太好,你可不用聰明絕頂,但是你一定要有一個吃苦耐勞的心,要有毅力和恆心,還有坐再久都不會爛的屁股,另外邏輯力好的人也會在會計這條路上來說相對比較吃香,會讓你的學習道路輕鬆不少,一般會計在商學院來說相對是比較硬的科系,因為會計室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學習,而且每個禮拜都會有大量的考試,所以可說是相當充實,幾乎每個會計學子都一定要有會丙與會乙是進入四大的基本證照,會計師證照是含金量最高的,幾乎每位會計師推薦的證照,那會計師考試會考七科,其中包含國文、中等會計、成本會計、高等會計、審計、公司法、證卷交易法與商業會計法、稅務法規,除了國文是以所有考生的平均來當作及格標準以外,其他課目都是60分為及格,可以在四年內都可及格就可以取得會計師證照,雖然說四年內考完就好,但是這真的沒有那麼容易,所以一般讀會計系的大學生,還會另外再去補習班補會計師考試,真的要補習才會通過,沒有補是很難考過的,所以我覺得是有補習的必要,所以如果有想要走這條路真的需要有心理準備。
如果真的上演這齣戲,股市必狠狠反彈一番。但川普好不容易開闢出來的英雄形象與信用將一併掃地,對抗中國好不容易凝聚了民主黨與共和黨共識,又拉攏歐盟、日本等盟國形成一個國際對抗鍊,共主就是川普,他會願意放棄,很難相信。
而且貿易戰對美國是短空長多,大和解反而是短多長空,在經濟面幾乎確定放緩的狀況下,我相信貿易戰還有得打。
若再加上英國脫歐與英、法、德執政黨的信任危機,明年上半年的政治不確定性恐是近年來最高時期,投資人不妨看看風險性資產的代表-比特幣的表現,上週五已經跌到3,160台北市會計師美元,創15個月新低,可見資金從風險資產撤退的速度有多麼著急和快速。
過去一個月,全球主要市場持續修正,我們推薦的公用事業是少數能得到正報酬的基金類別,雖然只有0.13%回報,但是現金為王、持盈保泰、調高風險意識,依舊是2019上半年的核心布局策略。
創業哪有低風險的,如果創業真的都低風險,為何大家都不開店創業呢!現在的社會景氣比起20年前,消費力雖然差距不大,但產業競爭力卻不斷上升,各行各業之間的拚搏已經到水深火熱,每個人都在絞盡腦汁的思考著如何贏過競爭對手,以現在的環境來說,要能生存已經不容易,還要面對高租金低利潤的窘境,店面租金卻時也是個很大的問題,有很多青年不願開公司,就是因為辦公室以及店面,租金都太過昂貴,如果要支付這筆金額,都會是筆較大的負擔,更何況如果想要搶占黃金商圈,那租金更是難以想像,所以開公司這件事情必須先預估好自己可用的資金,並定位自己餐廳的客群還有位置,兩者誰先誰後倒無所謂,但兩者要同時衡量評估!開公司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我想如果有創業過的人都知道,經常會再創業幾年後才發現自己做的是白做工,浪費了時間得到的回饋卻如此之少,創業中十個有九個失敗,不是真正失敗,而是並未獲得成功。
營登推薦的台灣法律規範,營業人「合法營業」需有下列二項構成要件:主管機關為經濟部的「營業登記」。主管機關為財政部的「稅籍登記」。 一般所稱工商登記及包含上述登記事項,涉及營業登記的法規為:商業登記法、公司法,另外針對營業地點審查可能涉及的有營建、消防、衛生等法令。涉及稅務的法規主要為所得稅法與營業稅法。簡單的說:營業登記是要告訴經濟部(或各縣市政府主管機關),營業人要在這裡開一家店了(涉及營建、消防、衛生等),而稅籍登記則是告訴財政部(或各縣市政府主管機關),營業人要在這裡營業了(涉及稅務)。實務上一般來說,稅籍登記都是在公司登記(或行號登記)完成後,國稅局接獲通報(設立登記)後辦理。此時營業場所坐落區域的「管區」稅務員,親赴登記地址實地查訪,判定是否真實有在營業,非虛設行號(公司),並依法核給統一發票的購票文件,完成稅籍登記。 若是營業額每月低於 20萬元的行號,可向國稅局提出免用統一發票的小規模營業人申請。國稅局接獲申請會考量實際情形,決定賣家是否為小規模營業人。這時申請人多半要提出營業規模小於20萬元的證明,例如:每個月交易的存摺,且其交易數未達20萬元的證明。